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被指抄袭台湾论文犯法吗的问题,以及和论文被别人抄袭了怎么办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汉芯事件中,陈进收到法律制裁了吗
前几天写了关于这件事的文章,今天偷懒,干脆直接贴出来。
2003年2月26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科委宣布上海诞生了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0.18微米DSP芯片‘汉芯一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申请了6项专利”,《解放日报》2月27日就给予了报道,并宣称“进口DSP芯片一统天下将被打破,我国已在DSP核心芯片技术领域登上了国际竞争舞台,普通市民可望在信息家电等领域,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中国芯”带来的实惠。”
官媒更是说“汉芯”将给中国民众带来两大实惠:信息家电节能一半、相关企业走向丰利。
中科院院士王阳元、邹世昌等领衔的专家组经严格测试后认为:16位“汉芯一号”同时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运算能力达到每秒2亿次指令以上,而其能耗只有世界同类产品的一半。
在2003年2月26日的“汉芯一号”鉴定会召开的同时,“汉芯一号”的订货电话蜂拥而至,当年订单已逾100万片。专家预言,“汉芯一号”设计、生产、封装和测试全部在上海完成,不仅标志着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还将给消费类电子企业等带来生机,从微利窘境走向丰利时代。
《解放日报》更乐观地预测:随着质优价廉的“汉芯家族”成员源源上市,我国在进口芯片上的耗资将不断下降。除此之外,上海市政府还提出了“到2015年上海将力争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IC产业基地之一”的奋斗目标。
对于“汉芯”项目负责人,媒体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杂志2003年第4期的文章,以情绪化的标题《“汉芯一号”:烙上中国印》大肆赞扬了陈进:
“‘汉芯’的总体设计师陈进,1997年于美国德州大学获得计算机工程博土学位,先后在Motorola和ADI的IC设计公司担任主任工程师和芯片设计经理。2000年1月,他决定放弃国外优越、稳定的工作生活条件,返回阔别8年的祖国,并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作为自己新事业的起点。”
“汉芯”一号出来之后,2004年1月1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集成电路“汉芯”DSP芯片家族喜添新丁—“汉芯二号”24位、“汉芯三号”32位DSP芯片已相继诞生,其中高速度、低功耗的“汉芯三号”达到了国际高端DSP设计水平。《光明日报》在两天之后以《上海芯片科研取得重大成果“汉芯三号”每秒可处理指令6亿次以上》为题进行了报道,科技部特地发信表示祝贺。
已经是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的陈进更是对外宣称:“汉芯三号”高速度、低功耗、各项指标均超过863计划预定标准,可在数据通信、雷达系统、数码产品、指纹识别系统、图像识别以及网络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打破进口芯片一统天下的格局。
但是,2006年1月17日,一位神秘举报人在清华大学BBS上发布的一个神秘帖子一《汉芯黑幕》,彻底打破了中国科技界的一团祥和,其笔锋直抵为中国产业界骄傲的“汉芯”系列芯片发明人一陈进。面对公众“汉芯造假”的质疑,陈进选择了沉默。关于砂纸打磨摩托罗拉logo的那些事情,朱言在此不再赘述了,网上有很多此类文章。
南方报业集团下属的《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6年1月22日下午电话联系了“汉芯一号”被指涉嫌造假人、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陈进,得到的答复是“我需要准备证据对网上言论进行一次性的事实性反驳。”
此前,1月21日中午,由上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发表了“造假之说纯属捏造”申明。媒体联系到举报人,得到的信息是这位举报人“原为陈进部下”,“一年前离开汉芯团队的工程师”。
网上匿名信还说,陈进通过各种方式使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知名专家一致鉴定“汉芯一号”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信的最后说,汉芯一号在问世3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成功申报项目40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突破1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3月10日又刊载文章,“原汉芯一位管理层曾向记者透露,汉芯科技公司与台湾某芯片公司有过一笔50万美金的业务,这是汉芯科技为数不多的一笔业务。”在这笔交易前后,陈进还曾亲自去了一趟台湾,这是陈进与该公司的一笔私下交易,为“motorola”的源代码。
陈进将汉芯一号交给美国ENSOC公司进行检测,而“ENSOC公司注册人署名为“JinChen",注册于2002年5月22日,注册地在美国Austin”,这家所谓的美国ENSOC公司收取了35080美金的测试费用。
相关媒体还对陈进作了挖坟式的起底,《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3月3日头版,以《陈进私人档案》为题,发掘了陈进学术主攻专业的问题,知情人士透露,“陈进的求学方向是模拟电路测试,并非DSP设计”。
2006年3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陈进财富拼图:一个“失败”商人的7个剪影》一文,揭开了陈进利用相关利益公司攫取“汉芯”开发科研经费的内幕。“在陈进的商业谱系中,ENSOC公司是最隐秘的,也可能是最赚钱的”,“至于陈进完整的商业版图,即便算上ENSOC在内的上述7家公司,依然不是全貌”。
正是在媒体不懈追击之下,有关部门的调查最终落下实锤。
2006年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了“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以虚假科研成果欺骗了鉴定专家、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欺骗了媒体和公众。”
上海交大决定,撤销陈进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撤销陈进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科技部根据专家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有关规定,已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取消陈进以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的资格;教育部决定撤销陈进“长江学者”称号,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格,追缴相应拨款;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
差不多时间相近,韩国的科研造假涉案科学家黄禹锡则于2009年10月26日被韩国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执行。目前网络公开资料已经查不到陈进最终的结局了。
论文被别人抄袭了怎么办
1、公布文章原作者(网名),刊登时间与责任编辑;2、在网上公布抄袭者(网名)、抄袭文章内容;3、与登出抄袭者文章的网络沟通,揭发、检举、投诉抄袭者(网名),配有原文和作者(网名)4、要求落网今后审稿要慎重,对出现抄袭文章的作者给予黑名单处置。所以说,原作的作者辛苦写出来的作品也应得到保护,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作者不劳而获。
中国知网的数据库能查到台湾的论文吗
不太能查到台湾的学术论文,如果能查到,应该也是未经允许的,台湾的博硕士学术论文有统一的查询地方,
①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http://ndltd.ncl.edu.tw)
②教育论文全文索引资料库(http://192.192.169.230/edu_paper/index.htm)
如何写好论文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写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意识流,即是跟随潜意识行文,思想到哪里笔就写到哪里。这种方法经常会有惊人的作品出现,也就是常说的灵感。这种文章往往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酣畅,但这种写作状态不可多得。另一种方式是工匠式写作,即先设计好大纲结构,然后往里面填充内容。
这种方式会有匠气,但是比较有套路,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第一种方式需要才气,需要灵感,普通人学起来不容易。第二种方式相当于建筑一座大楼,先要无中生有的设计出一个大楼图纸,即先有方案。然后开始建造。首先浇注四梁八柱这个整体框架,有了框架,就有了整个骨骼,有了形。对于文章而言,不同的标题段落就代表了框架的划分。
盖房子在框架搭好之后是码砖,把四个面砌好,盖上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房子。对于文章即是在标题目录确定好后,往里填充内容,使整个文章丰满起来。装修相当于作品完成后的编辑修改,语言修饰。刚建好的毛坯房怎么看也不好看,不那么让人赏心悦目,但是一装修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对文章也同样适用。在框架设计与文章写作过程中,我们应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大脑机制。在设定框架与编辑修改时,我们应用的是大脑的理性意识部分;而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用的是大脑的感性潜意识部分。如果你在写作过程中还处在意识部分,你会发现写作很难顺利进行下去。
一篇文章的好坏取决于两个方面,思想内容独到深刻与文字准确的表达能力。思想内容是否独到、深刻是文章质量水平的关键。一篇文章如果都是别人知道的,已经听到过无数次的陈词滥调,那是一定不会有好效果的。因为人们之所以阅读是因为希望开拓视野,启发自我。对于已经熟知的内容,人是没有兴趣看的。因此,写作必须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深刻的发现。若非如此,你就是在制造文字垃圾。好文章的第二个要素是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是纯文字,比较抽象,对于读者来说,阅读本身就是一项挑战。
如何能让读者轻松地获得你提供的知识或信息,明白你的意思就非常关键。这就涉及到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好的表达可以把一件复杂的事说的清楚简单;不好的表达也可以把一件简单的事说得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总之,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是文章的表与里的关系。里有要货,表要精彩,这才算得上是一篇成功的好文章。
你看到过哪些造假的论文
多年前,我刚上博士,还是一个科研小萌新,老板给我指定的课题就是沿着我一个要毕业师兄的课题往下做。师兄博士期间发的文章是我们整个大实验室最多的,老板想让他留校被他回绝了。毕业那年还拿到了一个国际的青年学者荣誉,全球一年只有五个的那种。上博士前,和该师兄关系非常好,全实验室只有我敢嘲笑他仅剩的几根头发的那种……可自从上了博士,开始重复他一些试验后,和他关系越发恶劣,他不主动教我就算了,还会在我做试验的时候偷偷换掉我预热的机器的那种。每次试验做不出来和老板反馈,老板就说让我去找师兄,然后师兄更加给我穿小鞋,如此反复。老板期间一直觉得我不行,为什么同一个试验师兄就能做得那么顺利,但我这就这也测不出,那也测不出。后来组里来了个博士后,对其中的一个试验颇有研究,在我们俩共同的努力下基本可以推断师兄论文里的数据是编的。也许不是主观编的,但至少是没有意识到那个结果并不是他想测的对象,而仅仅是电源的背景。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