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

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最新(小学生网络安全真实案例)

admin3个月前530

其实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最新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小学生网络安全真实案例,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最新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中学生网上交友不慎典型案例

1、阿丽(化名)是宿迁市泗洪县一个初一学生,平时对某个艺人比较欣赏,在学习之余,经常会在手机上了解这个艺人的动态。7月7日下午,阿丽在社交软件上搜索对方的信息时,遇上了一件“意外之喜”。“对方加了我的好友,我还在他的动态里看到有粉丝福利可以领。”阿丽说,当她询问时,对方还很热心的表示,会安排“经纪人”跟阿丽联络,随即把“经纪人”的社交账号发给了阿丽。

2、这个“经纪人”随后向阿丽索要了一个收款码,表示会立即把福利转给阿丽,但是两分钟后,对方却忽然“变脸”,声称系统从后台发现阿丽是未成年人,这会给阿丽的“爱豆”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阿丽想要解决这个麻烦,必须向对方的账户里汇款才行,不然就报警处理。自己欣赏的“爱豆”因为自己惹了麻烦,再加上对方强硬的口吻,让阿丽没有注意到这个明显的骗局,惊慌之中,通过父亲的支付宝给对方汇款49587元。

3、“对方再次要求汇款时,阿丽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自己的父亲,随后父女二人报警。”警方介绍,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此外,警方提醒,当前正值暑假期间,不少骗子都把目光放在了辨别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身上,希望家长能够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同时及时向子女普及防骗知识,并给孩子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谨防上当受骗。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

1、首先,网络有很多的信息和内容,其中一些可能不太适合青少年浏览,比如色情和暴力等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

2、此外,网络游戏可能会让青少年沉迷其中,影响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也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网瘾问题和不良行为等

3、此外,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不法行为的攻击,这些行为也会带来不利的后果

4、综上所述,网络对青少年存在一定的危害,对于青少年和家长来说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比如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加强家长引导和监管等

三、青少年犯罪案例

1、成都9名少年偷垮高压电塔,一座高压电力输送塔突然拦腰倒塌,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倒塌原因竟是电塔底部被人偷走了68块钢条,而下手的竟是9个未成年的孩子。

2、杭州5名平均年龄仅18岁的少男少女却因“口角之争”,将一名17岁少女杀害并分尸。

3、发生在南京的一起学生长期结伙盗窃案件。6名团伙成员在案发时平均年龄不到18岁,他们同校同班同宿舍,最令人吃惊的是他们所学专业竟然是保安。

4、16岁少年见消防车灭火很刺激,便放火烧了30多个草垛,希望能引来消防车灭火。

四、2011年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

1、案例一:小孔、小建与小鲁、小刘等人在北京某中学上学期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小孔向大东和小张提议购买刀具报复小鲁等人,三人购买刀具六把。买完刀后小孔分别给小鲁和小刘打电话约架。后小孔和大东伙同小张和小孙持刀与小建纠集的三十余人持棍、棒等共同来到某立交桥下,在桥两侧分头等待小鲁等人前来殴斗。当小鲁、小刘纠集多人持棍、棒等物到达时,双方互相持械殴斗。其间多人受伤,轻重程度不等。

2、法官说法:本案中的参与斗殴者大都已经成年,小孔和大东是未成年人。小孔、大东在公共场所纠集多人持械斗殴,二人的行为均已构成聚众斗殴罪,且小孔系首要分子,大东系积极参加者,依法均应予惩处。小孔与大东最终以聚众斗殴罪被分别判处刑事处罚。

3、普法提示:目前中学生犯罪大多为“激情犯罪”,以聚众类犯罪居多,他们模仿“黑社会”、“古惑仔”等非法形式,往往不考虑后果,三五成群、拉帮结伙,对于正常的交往矛盾习惯采用成人化的暴力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逆反心理所致。这些学生大多家庭并不富裕,而且学习成绩较差,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可能长期受到学校、家长的批评与指责,使他们养成蛮横任性、逞强显能、遇事冲动等不良性格;加之这些学生对自己也往往持否定态度,意志消沉,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具有违法犯罪的易感性。

4、建议学校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增设相关课程,定期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苗头及时采取措施。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flfg.12364.com/flfg/11700db2ffc51d9f.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