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0068282

24小时电话

被编造事实犯法吗(但并未对他人造成实质伤害是违法或是犯罪行为吗)

admin2个月前672

其实被编造事实犯法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编造谎言,但并未对他人造成实质伤害是违法或是犯罪行为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被编造事实犯法吗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编造散布网络谣言如何处罚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网络谣言处罚一般分三种

第一:民事责任,一般侵犯的是肖像权以及名誉权,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第二:行政责任,一般指的是散布谣言,谎报事件扰乱公共治安,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第三:刑事责任,在行政责任的基础上,情节严重的可构成刑事责任,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可判刑7年有期徒刑。比如诽谤他人的信息被点击5000次,转发500以上的就可构成诽谤罪。

典型的案例

案1,2018年7月1日,泸定县公安局民警在网上巡查工作中发现有人在微信群中散布“四川有个某某县……”打油诗的虚假言论。县局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庚即安排网安牵头,辖区治安派出所配合对此事件开展调查。经查,2018年7月1日,周某、付某某、刘某某、董某某分别将“四川有个某某县……”的打油诗转发至多个微信群,造成不良影响。到案后,周某、付某某、刘某某、董某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事后该4人在微信群里进行澄清和道歉,并表示今后不再转发虛假、不实信息。目前,周某、付某某、刘某某、董某某因以散布谣言的方式扰乱公共秩序分别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罚款的处罚。

案2,2017年4月6日,有网民在名为“故乡论坛”的微信群内发布衡阳市主要领导接受组织调查的信息,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就此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查。经查实,此消息系谣言信息。随后,将散布谣言信息的何某传唤至桃源县公安局。经询问,何某承认了违法事实,并保证以后不再转发此类消息。根据《》第二十五条规定,桃源县公安局对何某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案3,2015年被告人邢某因诈骗罪被晋城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审判期间,邢某为了减轻处罚,捏造事实,通过网络散布谣言,诋毁公检法工作人员的名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经有关部门调查后,所诉问题并不存在。最终邢某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案4,2019年3月26日,郴州市网信办网上巡查发现:网友“李某某”在新浪微博发表博文称“昨晚郴州郴永大道的事故,遗憾的没人知道,五六条人命啊,因抢救不及时永远离开了”,并配发了一段惨烈事故现场视频,引起了部分网民的不安和揣测。

针对以上情况,网信和公安部门迅速介入,开展调查核实。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网安大队通过向交警部门核查,证实该时段郴永大道未有类似交通事故发生,初步确定该信息为谣言信息,4月8日,李某某因为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8日。

参考资料:网络谣言——百度百科

捏造事实的话叫什么

欺骗因为捏造事实是指故意编造虚假的信息,企图欺骗他人,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而且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遵守事实,不要捏造虚假信息来欺骗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诚信,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信任,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编造谎言,但并未对他人造成实质伤害是违法或是犯罪行为吗

如果对他人生活造成影响或社会反响大,也可能构成违法或犯罪行为《刑法》第246条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从以上条款可以看出,造成被害人损伤是“情节严重”的一种情况,但是实际传播量较大,即使没有对被害人造成损伤,也可以以”诽谤罪“判刑。

原告事实不符属于诬告吗

原告事实不符,不能简单地归为诬告。在法律上,诬告是指对他人进行故意的虚假指控,以达到某种目的。而原告事实不符是指原告在起诉过程中所陈述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能是由于原告的记忆不准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错误陈述。

在这种情况下,法庭可能会对原告的证言进行质证和考量,如果发现原告的证言与事实不符,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判决结果。

但是,如果原告的错误陈述并非出于恶意或者明显的不良动机,那么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诬告。

伪造虚假材料什么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行政诉讼中发现被告伪造证据咋告

行政诉讼就是大家俗称的民告官,这种官司举证责任倒置,行政机关负责举证,如果不能举证,或者事后补充证据就会被判败诉!

举个例子,比如工商局说你卖假货,吊销你商店的营业执照,你不服气,先要求行政复议,最后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局恢复你营业执照!官司到了法院,你就只管大大咧咧的,不需要证明自己没卖假货,相反倒是工商局需要举证证明你卖了假货,工商局如果拿不出证据,或者这时候才急急忙忙收集你卖假货的证据,这叫事后举证,都属于无效,那就会被判败诉,也就是说工商局以卖假货为由吊销你营业执照的行为于法无据,法院会判工商局改正!

如果工商局做伪证,比如伪造数据、倒填日期、编造虚假证人证言,这都是妨碍诉讼的严重违法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轻则罚款2000元,重则拘留15日。并且责任最会终落实到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头上,因为行政机关采取行政首长负责制,也就是工商局局长要承担责任,把工商局长拘留15天!当然,上述是就法说法,实际生活中就另说吧!

发现工商局伪造证据倒是不难,难得是如何举报,现在的途径只能是向纪检委监察委举报,向检察机关举报,或者通过信访渠道!路漫漫其修远兮!

网媒新闻中编造法律条文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谢邀这类错误其实很常见的。我国目前尚无《新闻法》,如果没有其他侵权后果、没有构成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单以新闻报道出现常识性错误而论,应该谈不上有什么法律责任。不过这块儿我并不熟悉,如有相关的条例、部门规章有规定,请知友指出。

文章分享结束,被编造事实犯法吗和编造谎言,但并未对他人造成实质伤害是违法或是犯罪行为吗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文链接:http://flfg.12364.com/flfg/461e4548b20ae5c4.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