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民事作伪证算诈骗吗判多少年和民事诉讼做伪证后果有哪些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民事作伪证算诈骗吗判多少年以及民事诉讼做伪证后果有哪些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有罪吗
捏造事实和伪造证据都是违法的行为,严重情况下可能构成犯罪。
在中国,根据刑法规定,伪造证明文件、证明材料罪和伪证罪都是刑事犯罪。伪造证明文件、证明材料罪是指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抢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出具的证明文件、证明材料以及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证明书等行为。伪证罪是指明知是虚假证言,给予作伪证利益,干扰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的行为。
捏造事实指的是故意编造虚假的事实,通常与诈骗、侵权等行为有关,根据不同情况,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或民事侵权行为。
因此,捏造事实和伪造证据都是不合法的行为,严重情况下可能构成犯罪,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避免实施。
民事案件中作伪证,应该上哪追究其责任,法院还是公安局
民事案件中作伪证,应该由法院还是公安局来追究其责任,要看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1、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由法院以妨碍民事诉讼为由,对作伪证的人处于拘留或罚款的民事制裁。
2、如果构成诈骗或其它犯罪的,则应由法院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做伪证后果有哪些
一,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伪证不追究刑事责任。
伪证罪确实只限定于刑事诉讼,刑法上没有为民事伪证设定相应的罪名。因为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相比,造成的社会危害较小,所以,法院对于民事诉讼中的伪证认定,一般不直接以犯罪处理,不追究刑事责任。
二,民事诉讼做伪证,依然要接受处罚。
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中做伪证,情节较轻的,虽然不追究你的刑事责任,但是并非就安然无恙了,你依然要面临处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
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他人作伪证的。当事人要受到罚款、拘留的处罚。
三,民事诉讼伪证在犯罪情况下,也是会追究刑事责任的。
通常这种篡改、伪造欠条的行为,哪怕数额再大,把50万改为350万,也只是按照《民事诉讼法》做罚款和拘留的处罚,不会按照《刑法》来处罚。可能有读者要问了,这篡改欠条想获取别人巨额财产,不是属于诈骗罪吗?
最高人民检察院曾经指出:这种通过伪造证据,来骗取法院裁决他人财产为己有的行为,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作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虽然这种篡改欠条的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你改的数额越大,罚的就越重。
在民事诉讼中是绝对不能做伪证的,如果在伪造证据时,实施了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印章行为,就会构成犯罪,会被追求刑事责任。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伪证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情况严重,一定会追求刑事责任的。所以我们无论什么情况下是绝对不能做伪证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