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公司是否可以代持个人的股份证明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股权代持的十八个法律规定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股权代持的十八个法律规定
不存在这十八个法律规定。股权代持最重要的法律规定,是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公司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三)中,对股权代持的效力认定作出了具体规定。
受司法保护的股权代持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必须有证据证明隐名股东以股权代持人名义向有限公司提供的资金,是对公司的出资,而不是股权代持人的借款;
二是实际出资人作为隐名股东和股权代持人签订有股权代持合同。
股权代持的最佳方法
1.
签一份股权代持协议;
2.
要保存出资证明,在转账中备注股权出资款,这个证明自己是实际出资人;
3.
尽量在股东名册上,代持人的名字旁边备注代持的是你的股权;
4.
如果公司其他股东对你们的代持情况知情的话,写上一句,其他股东知情,并且在主张显名的时候无条件同意并配合转让变更手续;
股权代持的十大技巧
1完善股权代持协议
股权代持协议对于实际出资人至关重要,其重要权利和身份最终都将通过代持协议得以体现和实现。股权代持协议应明确约定委托持股数量、出资方式、投资权益、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各自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尤其是约定员工离职时解除委托协议收回投资的条件和流程,避免出现股权纠纷时缺乏适用的条款和依据。
名义股东未经隐名股东同意擅自处分(转让、设定质押)代持股权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因名义股东自身债务原因导致代持股权被处分的,名义股东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因名义股东不予配合隐名股东行使相关股东权利所产生的法律责任怎么承担。通过对具体违约责任的明确,防止名义股东损害隐名股东合法权益,同时也在权益实际受损需要救济时有所依据。
2取得公司其他股东的确认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变更需要取得公司(过半数)股东的同意,为了防止今后生变,隐名股东在投资时可以向其他股东进行披露,并取得其他股东签字确认,可以要求其他股东在股权代持协议上签字确认。今后如需主张成为显名股东,也可以作为已经取得股东会同意的依据。
3以代持股权向隐名股东质押
为了防止名义股东的债务问题导致股权被其他债权人查封,可以要求名义股东将该部分代持股权质押给实际出资人指定的主体,并办理股权质押工商登记。名义股东法律上持有代持股权,但该股权又被质押给实际出资人,实际出资人在法律上占有并锁定代持股权。
这种操作方式有两大好处。首先,名义股东将代持股权质押给实际出资人后,名义股东处分代持股权受到极大的限制。依据法律规定股权在质押期间,没有撤销质押之前股权无法完成转让登记。其次,名义股东将代持股权质押给实际出资人后,不能排除名义股东因自身债权人强制执行名义股东的股权而查封代持股权的执行行为。但依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已经设定质押的股权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在执行中首先要满足质权人的优先受偿的权利。
4实际投资人可以委派董监高参与公司经营
如实际投资人向公司委派董事、监事、高管,一方面可以知晓和参与公司经营,防止名义股东隐瞒经营情况,另一方面,在发现其他股东侵害公司利益时,也可以迅速以董事、监事身份提起诉讼,而不用在确认股东资格的诉讼中浪费大量时间,贻误时机。
5委托人要保存搜集代持股的证据
为了以防万一,实际出资人一方面要签订完善的股权代持协议,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搜集保存证明代持股关系的证据,比如:代持股协议、出资证明、验资证明、股东会决议、公司登记资料等,如果受托人严重违约或者法院冻结,委托人可以及时提出诉讼或者执行异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约定财产权益归属
代持协议中应明确:被代持股权所产生的一切财产权益归委托人所有,不属于受托人即名义股东的个人财产,不能被继承,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被分割。虽然协议约定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但在受托人对财产进行分割时是有所约束的。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公司是否可以代持个人的股份证明和股权代持的十八个法律规定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